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xingliwx.com

第122章(1 / 2)

他要推行郡县制、要做书同文、车同轨等文化改革,还要修长城抗匈奴,本来就忙得不可开交,这些号称儒士的家伙还要跟他唱反调、泼冷水,非要摁着秦始皇的脑袋要求他效仿周礼的古制来当这个皇帝,如若不肯效仿就骂他暴秦无礼、西蛮无德,你说他烦不烦?

而焚书,具体焚了什么书呢?其中有一本《尚书》,大家应该也都知道《尚书》是儒家最核心的经典,历代儒家子弟都要研习这本书,这本书主要记载了那些三皇五帝、上古圣人的事迹,也就是那些儒士用来借古讽今、讥讽秦始皇的一个重要依据,所以烦不胜烦的秦始皇直接将他们天天挂在嘴边的治世思想给烧了,看你们日后拿什么来骂我!

第二个就是我们熟悉的《诗经》,我们都知道,《诗经》是收录六国诗歌的一部著作,其中有不少都是赞颂、歌颂六国历代君王的,别人天天在嬴政耳边唱六国的先王多贤德,你觉得秦始皇能喜欢《诗经》吗?

除此之外,秦始皇还焚毁了除了秦国以外的各国史书、焚毁博士官所所藏的除了医药、占卜、农书等实用书籍之外的所有私人藏书,不仅如此,如果有人敢私藏禁书,将会直接“黥为城旦”,登上一辈子修长城的特快列车。

还有,秦始皇还关闭了私人的学校,“禁私学”,直接把那些人能聚在一起骂他的地方给关了,最后他还把欺骗他的术士们经常要使用的《周易》、《老子》给烧了个干净。

所以我们能看得出来,“焚书”其实是秦始皇为了思想统一的一项强硬措施,虽然手段过于强硬,但秦始皇并非意气用事,站在秦始皇意图巩固统治的角度,其实算一件正常的事。】

这话说到嬴政心坎里了,嬴政点头道:“后人知我心意。”

用不着说将来,他现在就够烦那些天天叽叽喳喳讽刺朝纲的儒士了!

等等。

他是不是听到了……术士竟敢欺骗他?!

【所以焚书坑儒的重点从来不在坑儒上面,而是“焚书”。

虽为了统一思想,但焚书也导致大秦将“士人”阶层得罪了干净,成为了秦灭亡的原因之一。

我们现在可能很难理解,为什么在秦朝“士人”会有那么大的力量。但在春秋战国时期,“士人”这个阶级已成为一股无法忽视的政治力量,当时“士人”与“公卿”是相互制衡的,也是诸侯国中最主要的两股力量。

而“六国士人”也是秦国官僚体系里极为重要的存在。比如商鞅、张仪,范睢,吕不韦,李斯等秦相,通通都是原本六国出身的“外国客卿”,像李斯他们这样到各国做官的“士人”不胜凡举,这也是一些没能入秦为官的士人竭力反对郡县制,不停鼓吹分封制的原因。

可别将当时的各家学子想得那么单纯,咱们细想想,他们是真心敬畏周礼才要求恢复分封制的吗?】

作者有话要说:

注:出自鲁迅《狂人日记》

其实不管哪个朝代的法律和道德约束,归根究底都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外部表现。

秦法的开明是如此,理学的压迫也是如此。

这么想想,也有点为当时的老百姓感到难过呢。

霸王道

◎秦人的鲜血与风雨飘摇的大秦一起被浓重的黑夜覆没。◎

“小人之心,焉有真心复立周礼?”嬴政听后嗤之以鼻,冷冷一笑。

那些六国士人只不过想让他将膝下诸位公子都分封到关东六国故土,他们也能因诸王征辟门客被招揽入朝,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,重演战国时一句话劝服各王,成就朝登天子门夕为诸侯相的荣耀。

如今因郡县制,他们失去了入朝为官的机会,失去了当门客攀龙门的希望,又因他焚书、禁私学,想来日后更是将他们作为客卿的退路都堵死了。

他们不过都是为了自己,哪是为了什么周礼?

嬴政就是因为看透了这些士人的私心,更不愿恢复六国遗风,才更加不愿向他们妥协。

何况,郡县制何错之有?

林菱听到这,顺带跟直播间的网友嘀咕:

【你们有没有觉得秦朝那些儒士拽拽的,而且不知道在拽什么,听起来跟键盘侠似的,这个看不惯那个看不惯的,这么想想顿时能共情天天被网暴的始皇大大了,真是怎一个惨字了得!】

键盘侠?扶苏悄悄竖起耳朵,那是什么侠?他只听说过游侠。

【至于坑儒,历史学家对这件事情大多是持否定态度的。很多史料都证明,当初秦始皇坑的是骗了他大量钱财的方士。有两个方士叫侯生、卢生的,他们骗秦始皇能炼长生不老药,结果花费了数以巨万都没有炼出来,于是便卷财逃亡。

他们逃亡就算了,还是两个嘴巴不停歇的大喇叭,逃亡路上还和一些儒生背地里议论秦始皇的为人、执政手段以及求仙多么疯狂,到处败坏秦始皇的名声,秦始皇得知后自然是大怒,他气得半死,一下搜捕了四百六十名方士,然后下旨将这四百六十余人全部坑杀活埋。】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