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xingliwx.com

第7章(1 / 2)

既然自制木桥不行,那便只能请人修建木桥或者石桥。但这种涉及村落双方的事宜,自然是商讨来着,一村负责一半,有商有量了才能进行下去。

可河西村与河东村本就多龃龉,自然是希望对面多出,自己少出。

最好便是对面全出,自己一个子儿不用掏了。

因此,建桥的事就搁置了。

没有桥,河东村河西村的两村村民往来只有靠渡船,又或者废点脚力和时间,沿着河岸往后走六里路的东柳村、西柳村之间便有一座木桥,是村里走出去的富户为了村人好出行特意修建的。

接近黄昏,在河岸石阶上盥洗的妇人夫郎已经寥寥无几,再走上一点的河段不是用来洗菜,便是有人挑水回家。

贺晏站在河岸这边放空一切。

对岸也蹲着一个年约八岁左右的小汉子,头顶扎着两个小揪揪,远远看起来虎头虎脑的。

最近几日,只要在这个点儿出来,就能看到这小孩蹲在石阶上。

石阶共六阶梯,水位不深的时候一二隐于水下,第三阶供大家盥洗,而小孩坐在最上面。

此时,对面河西村的余艄公刚巧载客而归,从船上下来的书生郎青巾包头,一身月牙色长袍,只见俩人在争执什么。

因着声音不大,贺晏只隐隐听见几句,好像是在争论搭船的三文钱。

而后又见书生郎丢下几个铜板拂袖而去。

余艄公弯腰捡起来,人走后他骂骂咧咧,“真他丫的不要脸,搭老子船还不想花钱!不是我余家人那还有这等好事!”

声音之大,语气之愤怒,贺晏站这边都听得一清二楚。

看来这就是上月闹剧的主人公方童生了。

贺晏不太关心,又见那余艄公与小孩说了些什么才离开了。

贺晏很快将心思收回,放回到自己身上。

经过这几天折腾,想必他们应该受不住了,分家指日可待!

……

河西村。

夕阳西斜,橘红色的霞光满布天空,形成一副瑰丽的画卷。

饱读诗书的富家子弟、书生见了势必得高唱几曲,又或者赋诗两首才能抒发心中的赞叹,只是耕种了一天的农人却是无心欣赏这瑰丽美景。

“满哥儿,还不回去?”同族的妇人莫婶子喊道。

“快了,还差一点儿,婶子你先回。”

莫婶子和儿媳说了一声,让他们先回去,而后跑到余满这边,“给点儿秧苗我,快手快脚我俩弄完这块地儿就回去。”

“谢谢婶子。”

余满也没多客气,将秧苗放到俩人中间。

莫婶子轻车熟驾地将秧苗种进水田里,她瞥了一眼埋头干活的哥儿,提醒道,“满哥儿,既然你退亲了,这亲事得抓紧起来。”

外面风言风语,什么难听说什么,传得那叫一个真实,要不是她与满哥儿相熟,对他的性格了解得很。

怕是也要信了满哥儿还对方童生怀着心思,因着珠玉在前所以才眼高于顶。

对上门求娶的汉子诸多要求,均看不上眼了呢。

余满最近忙活着家里的田地,根本没时间和其他人掺和,也不知道自己被传成什么样子,不然他哪里会善罢甘休。

他只说,“婶子放心,我与孙婶子说好了。”

而且他现在就希望多攒点儿钱,带弟弟余冬去府城瞧一瞧。

至于嫁人这事,余满早就歇了心思。

与其找个汉子嫁了,以祈求那人品行纯善,护佑弟弟,保下豆腐坊。

余满捏捏拳头,不如他娶个老实汉子回家!

要招婿

又过了好一会儿,在莫婶子的帮助下,余满总算将家里头的水田都耕种完毕,望着这一片整齐青绿的稻田,露出了一抹笑来。

“婶子,我们回吧。”

余满扛着锄头挑起空簸箕,脚步轻快地往家里头。

明天就能继续卖豆腐了,余满高兴地想,为了这几亩口粮,他这几日连豆子都没磨。

天一亮就带着余冬下地,不这样不成。

自半年前弟弟余冬发高热被爹么带去县里看大夫,谁料半路遇到劫道,最后被发现的时候,爹么丧了性命不说,余冬被藏在树丛里烧得不省人事。

好不容易高烧褪去,断断续续咳嗽了大半月。

只不过好了以后,余冬整个人性情大变,原本开朗活泼的小汉子就此沉寂下来,平日就连话都不多句,跟个闷葫芦似的,还整天念着他走进走出。

余满看看弟弟的眼睛漆黑无比,仿佛有什么在其中挣扎,他总觉得他弟弟好像生病了,也不敢让他一个人在村里跑了。

隔壁村的愣子很小的时候就经常被人欺负,要不是后面人反抗了,还不知道欺负成什么样呢。

但旁人见了却觉得没什么,经这一遭余冬只是长大了而已,他们家可就剩俩人,等满哥儿出嫁了,余冬就剩一人,还是懂事些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